Ⅰ< /span> < /p>
2019年母親節即將來臨,禪哥正在等待微信朋友圈「孝子集中出沒」奇觀的出現,一位快要做二胎媽媽的陶瓷業朋友傳來訊息,說三年前她選擇現在供職的陶瓷企業是一種幸運。 幸運從何而來? 一是待遇優。她在這家企業的職位不比之前她在任何一家企業的職位高,但工資比之前任何一個職位都高;無需轉正後排隊購買社保,一入職就馬上享受。捨得為員工提供非常實在的待遇,這樣的企業值得託付。 二是發薪準時。這家企業實力雄厚、誠實守信,每月發工資只會準時或提前而從無拖後。在時有企業拖欠員工薪資事件發生的陶瓷業,這樣的企業無疑是一股清流。 三是休假人性化。雖然這家企業和陶瓷業多數企業一樣,每月休息四天且一般只在周六或週日休息,但如果在出差途中遇上週末,回公司後就可以隨便在哪天將未休的時間補休回來;此外,孕婦在懷孕期間享有每月1-2天的帶薪產檢假,產後享有90天產假和生育津貼以及半年內每天一小時的帶薪哺乳假。
…… 一言以蔽之,這家企業讓員工產生了歸屬感,給禪哥的朋友帶來了母愛一般的真切而踏實的感覺。
自2018年陶瓷產業遭遇斷崖式下滑以來,類似於「陶瓷區域經理,我們將何去何從」「誰在幹掉經銷商」「陶瓷產業一個黑暗的未來就在面前,我們還能怎麼生存? 禪哥認為,越是產業危機,越是人心惶惶,像這家企業能給員工帶來歸屬感的這種寶貴特質就越發顯得重要。 但是很可惜,有些企業根本不懂或說乾脆無視這一點,只會盲目地借用華為的狼文化,強行向員工灌輸努力奮鬥的價值觀和與公司風雨同舟的思想,卻無法為他們提供能養家糊口的待遇和正常人需要的假期。 有的企業,從不將給員工發薪當作一件重要而神聖的事,即便是帳上有充足資金,也想著員工便宜能佔就佔,一拖再拖三拖,直到拖不下去才不得不發,更無論資金緊張長期拖欠員工薪資者。 有的企業,一個月甚至不到四天的休息時間,卻死板地規定只能在周日休息,遇上經銷商會議、陶瓷「雙展」等重大活動還要強行剝奪員工的休息時間,事後沒有任何補償,既不能補休,更沒有加班工資。 有的企業,甭管有事沒事都提倡加班,彷彿老闆和管理層都得了一種看見員工準時下班就渾身難受的病,於是員工假裝加班給領導看,領導假裝加班給老闆看,大部分人每天都在表演著認真賣力上班,團隊上下一片熱火朝天,實際效益卻一塌糊塗。 有的企業,不管是上班中還是下班後,公司有事員工必須隨叫隨到,員工自己有事則要不是公事公辦請假扣錢,就是忍著,而領導一旦自己有事,他們跑得比誰都快。 …… 這樣的企業,如何讓員工產生歸屬感? Ⅱ< /span> 一個賊頭帶團隊都會說「21世紀什麼最貴?出自電影《天下無賊》),有些企業會不懂? 連一般員工都無法讓他們產生歸屬感,還能留住更大的人才? 借用悔創阿里傑克馬的話說,「員工辭職無非兩個原因:第一,錢沒給到位;第二,心受委屈了」。如果企業無法給到員工有足夠吸引力的待遇,那你就只能盡可能不讓員工覺得受委屈了。對於未來將成為企業員工主體的90後而言,這尤其重要。
那如何不讓員工覺得受了委屈? 第一,描繪不讓員工反感的餅。 畫餅即講情懷,如果講出來的情懷連自己都覺得滑稽和受了欺騙,員工又怎麼會相信呢?所以,如果不具備馬雲那種極度擅長講情懷說夢想的驚人鼓動力,建議繞道而過,直接進入第二點和第三點。 第二,設定以人為本的管理制度。 說到以人為本,可能有人要強烈反對,因為他們認為殘酷的工作環境和嚴格的工作要求才能使人成長。其實管理上的以人為本和工作上的嚴格要求一點也不矛盾。任何制度都應該以人性為出發點,否則就可能成為一紙空文。打個比方,如有企業敢出製定「所有人每天從凌晨3點開始上班,晚上11點下班」這樣的規定,那一定是執行不下去且會被人罵作週扒皮和神經病的。法律都不外乎人情,何況企業制度? 第三,營造人際關係簡單的團隊氛圍。為什麼這年頭大家普遍覺得工作讓人很累?很大原因是職場人際關係過於複雜,導致做事前必須花很多精力去處理看似正常實際上很扭曲的人際關係,甚至於處心積慮地溜須拍馬屁,將才能和精力耗費在工作目標之外的事情上。讓他們不受委屈,將真正願意做事的人留住用好。
禪哥相信,如果企業真的能充分做好以上三點,加上待遇還過得去,一定能讓員工產生歸屬感,將企業當家甚至當作母親去愛。 目前,業界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對人才的穩定與引進造成極大的影響,沒有企業能夠置身事外。外在環境無法改變,企業能做的就是從內部改變,透過改變留住和用好推動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和最大動力——人才。
這是即將來臨的2019年母親節給陶瓷產業的最大啟示。 順便說一句,禪哥的朋友在宏宇上班,行業裡像這樣敢於擔當善待員工的企業還有不少。例如禪哥的老東家新明珠、順輝,和現東家中國陶瓷網及其所在的歐陶科技。 之所以要點出這幾家企業的名字,是想表達:做企業,不僅要打造針對客戶和用戶的產品品牌、服務品牌,還要打造針對就業者和人才的企業品牌。 對了,今天是中國品牌日,以品牌作為文章的結尾,再適合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