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7日-9月9日,FAENZA法恩莎&《巨匠與傑作2020知識人物盛典》將於上海阿納迪酒店舉辦,千人規模,匯聚眾多知名設計師、知名藝術家、資深媒體人士及專家學者。為期兩天的設計美學大課,邀您分享。
▲ 「巨匠與傑作」設計美學大課人文美學是高級設計師的第一作品力< /p>
寫在前面的話
美學對於一位設計師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個人審美程度的高低,決定了他的競爭力水準。因為美學不僅代表整體思維,也代表著細節思維。」—蔣勳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美學思維正在重構現代商業邏輯,也改變消費者的美感需求。
任何藝術設計都必須考慮其商業性,獲得消費者的喜愛,才能建立市場,推動消費,作品才能長存。
未來,設計師的美感、創造力、想像力將是最核心的籌碼。
出品丨知識太空人、徐清徐生
01傳奇師者一年一度的設計美學課程 9月8日-9日
為適於當下學員需求,為中國高級設計師搭建進階的思想宮殿,FAENZA法恩莎&《巨匠與傑作2020知識人物盛典》很榮幸邀請到了四位精於設計、研於美學的文化巨匠。
他們分別是: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柳冠中、中國古典文學與文化學者-董梅、東方美學泰斗級人物-朱良志、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
這四位老師,不只是中國目前設計、人文、美學領域的學術帶頭人,更是勤奮的教書匠人。
大師匯聚,知識共享,在教育領域是第一次,何其有幸!
單霽翔 ▍ 文化的力量
身為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被外界尊稱為故宮「掌門人」。
他帶著600歲的故宮玩跨界,從故宮文創到情懷紀錄片,從手機APP到明星真人秀,如今故宮已成為當下最潮流的IP,2017年故宮文創的年營業額已經達到了15億,超過1500家A股上市公司的收入。
對整個文化創意產業來說,故宮的成功都是一個典型範例,它讓人們知道,商業、情懷、責任,這些名詞並不衝突,而是相輔相成。
本次,單院長將在現場和大家聊一聊故宮是怎樣「活起來」的,講述該如何運營文化的力量,賦予品牌自己的尊嚴。
朱良志 ▍ 東方美學
琚賓老師曾在一次課堂上說過:「朱良志老師是我美學的啟迪者。」
這是一個追求美感的時代,美學教育在當代引導越來越多人超越自身局限性,追求更有意義、價值與情趣的人生。
這也是一個追求實用的時代,人人遇事愛問「到底有何用?」
本次朱良志老師將帶領學員,進入美學的世界,掌握對美學規律的認識,全面提升境界與設計創造力。
董梅 ▍ 人文美學
柳冠中 ▍ 設計思維
董梅老師,身為中國文化精神的實踐者,中式美學的修行者,愛崑曲,精茶道,習古琴,識草木。
一部作品要同時兼具藝術化的形式,外在的美,還要有內在的精神的美,這才能夠構成一部完備的作品,一部好的作品。
「身為一個以美為工作內容的人,我覺得人文美學的修養,其實不只是功底,而且是功課。」
這次,董梅老師的課程正是如此,依據中國的古典文學為路徑,和學員一起透過對中國文化的觀察,完成對自己的認知與思考。
柳冠中 ▍ 設計思維
柳冠中稱為中國工業設計之父,是中國第一個工業設計專業的創辦人之一。
中國工業設計從無到有,他是築基人,是老師,我們都是他的學子。設計界的大神張帆、李劍葉都曾師從柳冠。
本次,柳冠中老師將從設計思維出發,將科學和藝術融合,指導設計師制定一套適用使用者的方法論。
02課程之外,精彩環節
9月7日-9日
傑作展覽
9月8日19:30-22:30
設計觀演講
9月9日19:30-22:30
巨匠與傑作2020年度知識人物頒獎盛典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年度設計美學好課,邀請了中國設計界、藝術界、商界大咖及精英代表出席。
結語
設計和美學對於人類生活的傳遞,構成了設計的文化基座。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工業化大生產造成了人的片面發展,尤其是人的審美能力的缺失和審美意識的淡薄,日益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FAENZA法恩莎的初心是,盡我們所能讓設計美學的傳統重新被發掘、被尊重,逐漸影響當代設計師。
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渴望看到,讓人文美學成為設計師的第一作品力。
FAENZA法恩莎「巨匠與傑作」2020年度知識人物盛典是關於設計、藝術、美學的年度知識盛典,其主要由:設計美學大課、傑作展覽、設計觀演講、頒獎盛典四部分組成。
設計美學大課:由大師和巨匠梳理與沉澱千禧年東方文化,以思想課堂的方式向社會各界傳播思想,建立立基於當下生活方式的體系。
傑作展覽:精心選拔參加本次盛典的百位新銳設計精英,運用天馬行空的創意點燃創意引線,呈現一場展覽藝術盛宴。
設計觀演講:傑出設計師代表,透過一年四大模組的知識系統學習,從設計觀出發,代表當代設計者,登上講台,向世界發出當代設計之聲音。
巨匠與傑作頒獎盛典:致敬學者智庫、設計先鋒、文化英雄、商界領袖、品牌企業,由權威組織和明星主持人加以榮耀。
「巨匠與傑作」的參與者,都是用生命創造生命的代表者。
與巨匠同行,創造傑作。
時間9月7-9日
地點 上海·阿納迪酒店
9月,我們上海見。
(本文為企業稿)